滤袋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滤袋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带领乡亲修路引水岩嫩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

发布时间:2020-02-27 16:11:23 阅读: 来源:滤袋厂家

美编 张维麟 画

他离开村民们半年多了,然而,在村民心中他永远活着,在寨子平坦的水泥路上、在葱绿的甘蔗园里、在喷绿吐翠的茶山上……似乎仍有他的身影。每逢傣族节日、祭日,一些老人便按傣族的风俗祭奠他,为他祈祷。这位深受村民爱戴、痛惜难舍的好支书叫岩嫩,是勐海县勐混镇曼列村党支部书记、村民小组组长。

从岩嫩生前仅有的几张生活照片上看和亲人的描述中,这位中等个头,圆脸盘,浓眉下闪动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,额角上布有几道皱纹,皮肤呈古铜色,面容和蔼可亲的傣家汉子依然如此鲜活。

带领乡亲修路引水改善生活条件

“村民选我当干部,就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”。这既是岩嫰的口头禅,更是一种承诺和鞭策。12年来,他一门心思放在村寨经济发展、村民致富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上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
1987年初,在曼列寨土生土长的23岁的岩嫰被选为村民小组会计。至今,村小组办公室文件柜里仍保留着他担任会计期间的记账本,他用傣文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村里的一笔笔支出和收入日记账,14年间没出过差错。他的认真负责和管理能力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,从2001年起,他连选连任了12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小组组长,直到他去世。

曼列是个有74户340人的傣族边寨,背靠山丘前临坝子,寨口就有一条3级柏油公路。然而,村内的道路,却一直是沙土便道,坑洼不平,旱季尘土飞扬,雨季路面处处泥坑难行。村民们早就渴望寨内能修建水泥路,而这也是岩嫩当选村支书后最想做的一件大事。他说:“寨子的道路那么烂那么难走,我和大家都没有脸面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修成水泥路。”

岩嫩一方面跑镇里、县里、州上,寻求党委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,争取到了新农村建设等补助资金26.3万元和价值30多万元的水泥等物资;一方面,他带头捐资,带领村民拉沙石备料,带着村民自己动手施工,扩整路面、修筑路基。期间,他天天与村民一同苦干,既当指挥长又当泥水匠。在岩嫩的感召下,为给工程让道,有25家农户拆除了围墙让出路面。通过干部群众两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在2005年底建成了一条总投资126万元,总长5360米宽4米,连通各家各户的水泥路,路两旁还种植了小叶榕、旅人蕉等花木,村容村貌整洁、漂亮了。落成通车当天,兴高采烈的全村男女老少,敲起象脚鼓、欢跳民族歌舞,热热闹闹的庆祝了一番。

安全饮水也曾是困扰村民们的又一个大难题。村民长期饮用的是水井水,经卫生部门检验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。无奈,村民们只能到两公里外的山谷挑水和用拖拉机拉水。不能再这样苦熬下去了,岩嫩又踏上了四处寻求帮助的路。他带领村民上山找水源、建水池、配合施工队施工,2008年底,终于使全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、洁净、方便的自来水。为了保障村民和村旁曼扫小学校500多名师生常年的生活用水,2011年,岩嫩又带领村民在离寨子5公里的地方新建了一个水池。

逐步富裕起来的群众,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。岩嫩又积极四处寻求帮助,在华能电力公司和县有关部门支持下,先后投资36万多元,建成了2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,建起了小舞台、门球场、地掷球场和气排球场,解决了小组办公用房和村民学文化和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场所。如今,经常性的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,提高了生活质量。该村先后被评为州级文明村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、科技示范村。

让村民们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

“现在党的富民政策那么好,政府帮搞农田水利建设,种粮种地还给种子、机耕等补贴,如果经济还发展不起来,只能说明我们没本事。”

曼列寨有耕地1124亩,群众长期习惯了单一种植水稻、茶叶等收益较低但“保险”的作物,对其他经济作物则不愿“冒风险”。2010年,镇政府根据实际,建议将这部分田改种甘蔗,由糖厂提供蔗种、化肥扶持。然而,岩嫩召开几次村民大会动员,群众反映冷淡,即使到一户户村民家里反复讲解甘蔗下田的好处,部分村民还是不愿。为此,岩嫩和村干部带头在自家承包的低产田上改种了甘蔗。第二年,看到村干部种植甘蔗增加了收入,群众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,纷纷跟着种甘蔗。茶叶是该寨的传统特色产业,近几年来,岩嫩请来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现场培训指导,将300多亩老茶地改造成了生态茶园。还带领村民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,新开发种植了700余亩生态茶园。茶叶品质提高,价格自然升高。2013年,该村干毛茶1公斤的价格从原来的十五六元提高到35元左右,全村产干毛茶2.5万多公斤,收入80多万元。

该村的农田高高低低、横七竖八,田块狭小,不便机耕,制约了农作物产量和效益的提高。岩嫩提出,学习借鉴勐遮“曼杭混模式”搞农田整治,他带着村干部、户主代表到曼杭混、景真参观高标准农田,向村民反复宣传,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,以“一事一议”形式的村民大会民主决策。他和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家承包田、自垦田全部交归集体,进行统一规划、统一整治,用行动说服了有思想顾虑的群众,使“兴地睦边”农田整治项目于2012年得到了顺利实施。通过集中整治,中低产田变成了“渠相连、路相通、沟成网、田成方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稳产农田,水稻、甘蔗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、良种化、科技化,种植效益明显提高。12/13年榨季,全村种植下田甘蔗面积增加到540余亩,平均亩产达6吨,其中200多亩平均亩产达8吨多,实现“吨糖田”的目标;本榨季入榨量3000余吨,收入140多万元,成为村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。2013年,村民人均占有粮1077公斤,人均纯收入6365元,收入比5年前翻了一番。

经济收入迅速增加的傣族群众,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,各家纷纷重建新式傣楼,家用电器逐步更新换代,不少村民还开上了私家车。

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一页 末页

炒药机

重庆IT培训学校

无纺布袋定做

深圳上盛科技